曾伏虎 Zeng Fuhu

曾伏虎
  • 别名:虎哥
  • 性别:
  • 星座:射手座
  • 出生日期:1982-12-21
  • 出生地:山西
  • 职业:导演 / 其它 / 演员

曾伏虎简介

影人资料

曾伏虎,电影导演,1982年出生于山西,现居杭州。代表作有故事片《天堂》,纪录片《公元二零零八,杭州》《火车站》《转塘》《转塘工人访谈录》《童年》及武侠片《追捕》 2008年在中国美术学院成立中国美术学院青年实验电影小组,拍摄故事片《天堂》与纪录片《公元二零零八,杭州》 同年在校期间创办影像艺术工作坊 2009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 2009年~2012年从事文艺与商业摄影,拍摄了大量的优秀摄影作品。 2012年纪实影像作品《行者》《在路上》《纪录中国》收录。 该刊评价他的作品道:关注弱势群体,呼唤社会良知的这份责任感在你身上有着突出的表现。从你的作品中,总能看到那份浓浓的人文关怀。 2013年纪录片《转塘》获北京电视台**纪实*道《全景》栏目报道支持。 同年纪录片《转塘》获华语**电影**首页报道。 2014年5月份开始举办关注农民工生活状态的纪录片《转塘》全国主要城市学术交流巡展。 同年作为《转塘》导演接受香港文汇报特约采访,并与该报记者重返拍摄地 2014年6月底至7月初前往云南山区为关注留守在大山深处的农民工子女的纪录片《童年》做前期调研。 并为故事片《花衣裳》做前期采景。 2014年8月在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在这样艰难的时刻,导演曾伏虎在2014年中秋节前赶往云南鲁甸做纪录片的拍摄工作,并与灾区人民在共同度过中秋节,完成了纪录片《东哥》的拍摄制作。 2014年9月份纪录片《童年》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 2014年10月份纪录片《童年》在杭州举办开机仪式,并投入拍摄 2015年春节在安徽农村与留守儿童共度除夕 2014年10月份至2015年6月份完成纪录片《童年》的制作。 此前完成剿匪片《那年我十七》在贵州的前期部分**和纪录部分的拍摄。 2015年4月份至5月份通过2015年上半年全国各地参战老兵远赴云南中越边境扫墓,着重纪录了1979年“对*****战”贵阳参战老兵的访谈录,拍摄并制作完成纪录片《我死以后》。 2015年下半年**具有强烈中国民族风格的武侠片脉路体系的电影,并推出第一部水墨风格武侠格斗片《叶如翼》的拍摄方案、导演阐述。 2015年末至2016年初为武侠片《叶如翼》在横店、乌镇等的江南前期部分采景和**。 2016年曾伏虎导演的武侠片《叶如翼》开始正式启动招商引资。 2016年1月初先后完成实验短片《江南霾》《二孩儿》。 2016年1月中旬开始为武侠片《叶如翼》**《追捕》系列电影实践短片。 1月下旬制作完成武侠片《追捕1》。 4月份制作完成武侠片《追捕2》。 4~6月份制作完成武侠片《追捕3》。 6~7月份武侠片《大宋侠客录》开始**前期人物造型 ,进行演员海选。 7月份制作完成武侠片《追捕4》。 8月份武侠片《追捕5》拍摄完成。 2016年8月中旬开始拍摄《曾伏虎导演聊电影》系列,介绍他自己对一九六六年五一六通知发布后的大陆电影与香港武侠电影的认识和看法,并在**上分期播出。 纪录片作品 《公元二零零八,杭州》 《转塘》 《转塘工人访谈录》 《火车站》 《望**》 《我死以后》 《东哥》 《童年》 故事片作品 《天堂》 实验短片 《江南霾》 《二孩儿》 武侠片作品 《追捕》(目前更新至1-5部) 曾伏虎导演电影《追捕》系列是有兄妹影业出品、曾伏虎导演的武侠体系传统美学思想的系列电影作品。 《追捕》在于2016年投入拍摄,是在没有电脑特效、没有替身、没有威亚,纯靠摄影剪辑拍出的武侠片,电影中的部分*装也是由曾伏虎导演亲自指导设计制作。 电影《追捕》系列武侠片既是曾伏虎导演的各个年代贯穿始终,延续秉一的武侠脉路电影体系,又分别是各自**的一部又一部单独的武侠思想的电影作品。 这一系列武侠电影的实践是曾伏虎导演在表现手法上力图把中国文人武侠片在传统美学、武术格斗、中国式**审美意境融合在武侠片脉路传承创新迈开的重要一步,亦是曾伏虎导演电影思维理念在影像创作手法上的转变与突破的重要甚至唯一载体。 曾伏虎导演2015年下半年开始**筹备他的第一部院线电影《叶如翼》,这部电影取材于我国民间武术**侠义情怀,影片借鉴宋代诸多传世名画、现存资料,语言台词方面参考宋代话本;本片结构严谨地构织了一个北宋时期的**文人电影,是一部把中国传统文化美学表现手法搬上荧幕的武侠格斗作品。这部电影目前正在招商引资中。

曾伏虎合作伙伴

曾伏虎最近作品